固醇,酸奶,乳酸,乳糖,乳酸菌
提問: 酸奶的營養 問題補充: 酸奶和什么東西搭配比較合理,酸奶能和蜂蜜一起食用嗎 医师解答: 酸奶在營養成分上比普通牛奶更豐富,更容易被人體吸收,而且還是一種具有“自我保護功能”的安全食品。它的自我保護功能主要取決于乳酸菌的存在,牛奶經過乳酸菌發酵后,內含的乳糖有20%-30%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,進而轉化為乳酸及其他產物。乳酸本身可以作為人體的營養源,可向人體提供熱量;乳酸能使乳蛋白結成細微的凝乳,還易和乳中的鈣結合生成乳酸鈣,便于人體吸收利用。而半乳糖是最易被人體吸收的單糖類,被人體吸收后可變成多肽、氨基酸和脂肪酸,從而提高乳蛋白和乳脂的利用率。長期飲用酸奶可以顯著提高人體對磷、鈣、鐵的吸收利用率,因而對預防嬰兒佝僂病,防治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有重要作用;牛奶在發酵過程還會合成多種維生素,如葉酸等,所以酸奶又是孕婦及兒童良好的營養食品。

  經過科學家多年的研究,如今人們對酸奶具有的醫療保健功能有了更完美的科學解釋,其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、緩解牛奶不適癥:
  有些人飲用鮮牛奶后會出現腹痛、腹脹、腹瀉等胃腸不適癥狀,這是因為這部分人體內乳糖酶不足或缺乏,他們在喝牛奶后,由于奶中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,而常常會在結腸被細菌酵解產生氣體,導致腹部脹氣、腹痛和腹瀉。經過發酵的牛乳中1/3的乳糖轉化為乳酸及其他物質,降低了乳糖的含量,可大大緩解這部分人的乳糖不耐癥,從而增加食奶人群。

  2、抗菌整腸、維持平衡:
  人體腸道內的細菌稱為腸道菌群,分為有益菌和有害菌。正常情況下,有益菌占優勢使腸道菌群處于平衡狀態,有害菌占優勢時則呈病態。酸奶中的乳酸,不僅可以降低腸道內容物的PH值,使腸道內處于弱酸性環境,還能產生抗菌物質,抑制腸道中腐敗細菌的繁殖和生長(對致病菌,如傷寒桿菌、副傷寒桿菌、沙門氏菌、大腸桿菌等有拮抗作用),從而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,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,對人體產生保健作用。河南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,胃切除2/3,體重只有70多斤,在飲用了太子酸奶兩個月后,胃口轉好,體重增長了10多斤,而且一直堅持喝酸奶,至今已3年多。

  3、降低膽固醇和血氨:
  酸奶中不僅膽固醇含量低,而且還含有一種能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的物質,因而常食酸奶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。據報道,每人每餐飲200毫升酸牛奶,一周后血清中膽固醇含量可降解5%-10%,這可能是由于乳酸菌能抑制羥甲基戊二酸輔酶A還原酶的活性;另外,發酵中產生的乳清酸也能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。

  4、改善便秘:
  經常飲用酸牛奶,乳酸菌在腸道內增殖,使糞便中水分含量增加,以及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乳酸、醋酸等有機酸對腸道有刺激作用,可加快腸道蠕動,對改善老年人因功能衰退而引起的老年性便秘十分有益。

  5、免疫作用:
  研究表明,腸道中有三種酶:β-葡萄糖醛酶、偶氮還原酶、硝基還原酶,其任何一種酶均能轉變一系列體物為致癌物,如能降低這三種酶的活性,就會大大減少腫瘤細胞形成的機會。科學家對人、鼠、豬等作了多次試驗,均證明飲用酸牛奶后,這三種酶的活性會大大降低。機體內的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生長有抑制作用,專家的研究證明食用乳酸菌后,對動物體內的巨噬細胞有激活作用,從而起到一定的免疫作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ngg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